发布日期:2025-07-06 23:46 点击次数:105
俄乌冲突开战前,全世界都以为剧本是这么写的:钢铁洪流平推,空天军洗地。
三天拿下基辅,泽连斯基流亡海外,普京大帝在克里姆林宫接受万国来朝。
那会儿,多少军迷捧着“世界第二军事强国”的牌位,结果呢?结果剧本被撕了。
作者-杨 编辑-杨
所谓“特别军事行动”打成了血肉模糊的消耗战,打成了烂泥坑里的堑壕战,打成了自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三十多年都没吃过的亏,一次性、加倍地全给吃够了。
“1小时22分速通基辅”的段子,现在听起来就像一个响亮的耳光,扇在每一个曾经对俄军抱有幻想的人脸上。
展开剩余88%而这一巴掌,也彻底把俄军的遮羞布给扯了下来,让我们看清楚,当潮水退去,到底谁在裸泳,更重要的是,这一扯,让我们猛然惊醒:我们曾经以为和俄罗斯的军事差距是“伯仲之间”,现在看来,这何止是差距,这简直是代差!
打仗打的是什么?说一千道一万,打的是后勤,兵法老祖宗孙子几千年前就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么简单的道理,俄军好像给忘了,开战初期那条堵在基辅城外,长达60多公里的钢铁长龙,与其说是威慑,不如说是一场灾难性的“军事展览”。
全世界通过卫星图像,眼睁睁看着这支大军因为没油、没食物、没弹药,在泥地里趴窝,动弹不得,最后成了乌克兰无人机和特种部队的活靶子,这是21世纪的战争?开什么国际玩笑!这场景,说它是二战东线德军后勤崩溃的翻版都算抬举它了。
坦克兵没有坦克开,得自己想办法去抢,士兵饿得去抢超市,连军粮都保障不了,这打的哪门子仗?武装游行吗?反观我们自己,这些年埋头干了什么?我们建了世界最发达的高速公路网、高铁网,我们搞出了自己的运-20大型运输机,我们的远洋补给舰一艘接一艘地下水。
我们痴迷于把后勤保障做到极致,甚至做到了“动态感知、精准投送”,当俄军的卡车还在乌克兰的泥地里怀疑人生的时候,我们的后勤体系已经可以把一个重装合成旅在几小时内投送到千里之外,这种差距,不是一星半点,是一个时代。
俄军的后勤还停留在“肩扛手提、铁路慢摇”的苏联时代,而我们已经迈入了“信息主导、全域保障”的数字化时代,战前,T-90M“突破”坦克被吹得神乎其神,苏-35战机被誉为“最强四代半”,“口径”巡航导弹被看作是俄版“战斧”,结果一上战场,全露了馅。
俄军坦克的“飞头”绝技震惊全球,T-72系列那经典的“弹药殉爆”问题,从车臣战争飞到格鲁吉亚,现在又在乌克兰的天空上划出了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一发“标枪”反坦克导弹下去,炮塔连人带弹药,直接发射升空,场面惨烈又魔幻。
所谓的主动防御系统,要么没装,要么装了不开机,成了摆设,空天军呢?说好的制空权呢?开战一年多了,俄军都没能完全掌控乌克兰的天空,苏-34、苏-35这些先进战机,被乌军用老掉牙的苏式防空导弹和西方援助的便携式导弹,像打火鸡一样一架架往下揍。
为什么?因为缺钱,精确制导弹药储备严重不足,只能搞低空舔地这种自杀式攻击,更离谱的是,为了导航,飞行员居然在座舱里用民用GPS,这简直是把自己的命交给了对手。
再看看我们,我们的99A主战坦克,从设计之初就把乘员生存性放在第一位,拥有世界顶级的复合装甲和主动防御系统。
我们的歼-20早就满天飞了,背后是完整的“攻击-2”、“攻击-11”等无人机作战体系,我们的精确制导弹药早就实现了白菜化,可以像下雨一样往下扔,当俄军还在为“飞头”坦克头疼时,我们已经在研究下一代主战装备了。
当俄军飞行员还在用手机导航时,我们已经把战场打造成了一个透明的、万物互联的“网络”,这种差距,已经不是简单的性能优劣,而是设计理念、作战思想上的鸿沟。
这场战争还有一个奇观:俄军将军阵亡率奇高,开战没多久,少将、中将级别的指挥官一个接一个地被“定点清除”,这说明什么?说明俄军的指挥系统出了大问题!
第一,通讯加密形同虚设,而俄军所谓的“时代-M”加密通讯系统根本不顶用,士兵们甚至用中国的民用对讲机、用手机打电话联系。
这在对手拥有强大电子侦察能力的情况下,无异于在黑夜里点着火把告诉别人:“我在这,快来打我!”高级将领的坐标、行踪被摸得一清二楚。
第二,中下层军官缺乏主动性,而俄军的指挥体系依然是苏联那一套“由上至下”的僵化模式,基层部队没接到命令就不敢动,一遇到突发情况就抓瞎。
这逼得将军们不得不亲临一线去协调、去督战,结果把自己变成了“高价值目标”,这叫什么?这叫体系的崩溃。
一支现代军队,应该像一个神经网络,信息通畅,反应迅速,每个节点都有一定的自主判断能力,而俄军,更像一个提线木偶,线一断,就瘫了。
我们呢?我们搞“军改”,最核心的就是要解决“两个能力不够”的问题,我们学的,恰恰是美军那种“任务式指挥”的精髓,赋予中下级军官更大的自主权。
我们建立的天基、空基、陆基一体化的C4ISR系统,就是要让战场单向透明,让指挥官在千里之外就能“运筹帷幄”。
当俄军将军还在用肉身填补指挥链条的断点时,我们的指挥员可能正坐在空调房里,点着鼠标,指挥着一场无人化的“未来战争”,这差距,想追?下辈子吧。
乌克兰战争,对俄罗斯来说是一场国运的豪赌,但对全世界的军事观察家,尤其对我们来说,它是一面镜子,一面价值连城的镜子,它照出了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这三十多年是如何在吃老本、如何被腐败和僵化思想掏空了根基。
昔日的“红色帝国”余晖,终究没能照亮现代化的道路,那个我们曾经仰望、学习、甚至有些畏惧的“老大哥”,在21世纪的混合战争面前,被扒得底裤都不剩,而镜子的另一面,照出的是我们自己。
当我们看到俄军在泥潭里挣扎的每一个细节时,我们才更加庆幸自己这几十年埋头苦干、忍辱负重的选择是多么正确。
我们没有沉溺在过去的荣光里,而是瞪大了眼睛看世界,看美军怎么打仗,然后用超出百倍的努力去追赶、去超越。
中俄的军事差距,已经不是想象中那么大,而是比我们最大胆的想象,还要大得多,这场战争残酷地告诉我们:没有所谓的“世界第二”,只有“第一”和“其他”。
那只曾经让世界颤抖的巨熊,或许已经老了,病了,而东方的巨龙,正在磨砺它的爪牙,眼神里,是整个星辰大海。
发布于:辽宁省